Nov 092012
 

周2去参加IT龙门阵,看到的一家创业公司对Openstack的定制。我见过Openstack的定制版本,应该不算少,群里很多朋友都给我单独分享过他们的定制,还有HPcloud,Rackspace版本等。

海运捷迅不只是展示他们对Openstack的定制,并且还分享了他们对Openstack各个组件选择,非常有价值,真的应该去美国开发者大会好好介绍一下。负责技术的老大是从Redhat出来,KVM的水平是不容置疑。

公司开发这个是提供给运营商使用。据说华为也是这个想法。这条路肯定比较艰辛,做公有云本来已经是很困难,还给做公有云的运营商提供平台,那就是更加痛苦的事情。需要考虑的不仅仅是Openstack的问题,还有所谓的boss系统的问题.

图片很多,大家耐心点看看截图。

总体介绍

IaaS运营版本,至少是需要包括3部分

  1. 用户自服务平台
  2. 运维平台:给IT人员使用
  3. 运营平台:销售,客服使用

Openstack自带的Dashboard,是把自服务平台和运维平台结合在一起。并且目前了解的情况,基于Horizon进行定制,受到限制很多,所以大家都是基本自己开发一个Dashboard,这样可以更加符合国内的情况。其实Horizon,更多是一个Demo。根据自己的需求,独立做一个完整的Dashboard,工作量还是可以接受,如果熟悉API的前提下,一个程序员,2个月就应该差不多。所以我估计未来大家对Nova API熟悉后,会做出各种版本的Dashboard。

先介绍一下系统

  1. 基于Essex修改
  2. Glance后端存储采用Sheepdog,真正用起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3. 虚拟机image采用Raw格式,为了提高性能。这其实也是他为啥需要用Sheepdog来提供镜像下载的速度的原因
  4. 网络采用Mutil host+Flatdhcp模式,这种模式在几百台服务器规模下还可以应付,再大的规模就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
  5. 防火墙和安全组,做了很大修改,使用ebtables来控制虚拟机往外的流量。这个不错,我一直不知道sina的这个如何实现,结果他说出来。
  6. 流量控制,通过TC实现,这也是大家现在认同的方案
  7. Spices集成+动态密码。这个可是很高技术含量,搞定这个,就可以去挑战VDI,可惜现在的版本还没集成,据说已经内部搞定,马上就要放出来。
  8. 多数据中心的部署。在广域网里,你会遇到很多你想不到的问题。海云进行了多数据中心的部署,集中管理。
  9. 日志的区域的集中管理
  10. 虚拟机的监控,是通过libvirt去做的,这个其实也是目前所知道的唯一的办法。
  11. 对nova API进行扩展,不然很多功能是无法实现的。
  12. 整合了备案,这其实中国特色。
  13. swift的proxy部署,需要万兆

说一下和我认为不足的地方

  1. 虚拟机备份到swift上,这个估计需要等到Grizzly版本,那时候Raw格式可以进行快照,不过还不清楚是否可以支持增量快照。
  2. Raw格式,性能提高,不过也牺牲很多特性,相比Qcow2格式。sina是采用Qcow2的格式。这样你实现增量备份等功能的代价会小很多。同时你对glance的存储压力也小很多。
  3. 我倾向使用Ceph,而不是sheepdog。其实我更加倾向本地的存储
  4. 认为EBS不是必须的功能,某种程度我也比较赞同。不过希望虚拟机可以增加一块硬盘这种需求,也很难拒绝。集成cinder,其实可以考虑。

下面看看Dashboard的截图,整个web UI做的还是非常不错,还是很有经验。如果没猜错,应该是使用了一套现成的模板去实现的。

 

自服务平台

注册

我注册,结果发现一个小bug,我使用gmail的邮箱,由于邮箱包括 shake.chen, 提示我的邮箱地址非法。注册的要填写的信息要求比较全,这是比较好的地方。注册完成后,会发邮件,激活后,才能登陆,这个和外面的注册流程基本是类似的。

首页

所谓首页,就是登陆dashboard看到的页面,一般来说,就是包括系统的常用信息。

显示的信息很全。由于是多数据中心部署,你可以选择哪个数据中心是否开通。

不过旁边的哪个资源分布,就是一个地图,让我感觉很鸡肋。对我来说,首页尽可能让用户不需要滚动下拉菜单。我以前的公司产品,也是搞一个地图,让用户看数据中心的位置,其实没必要,你可以搞一个百度的地图,直接精确的数据中心的位置给用户。

1

 

云主机

页面的设计,其实非常不错。顶部导航和左边导航结合。这是我比较喜欢的方式。

购买流程

整个购买的流程,倒是非常直观,在一个页面里呈现,非常方便。其实完全可以调整一下,不需要滚动条就可以完成。

把虚拟机的开通分成3步

  1. 创建订单
  2. 支付
  3. 创建虚拟机

快照10

快照11

这个地方要夸一下

快照12

确定完后,最后还要一步支付。

快照13

选择支付,就会提示你去充值,或者选择余额支付。具体是如何实现充值。

最后一步创建虚拟机

快照14

 

虚拟机管理

增加了一个功能,可以对虚拟机进行关机。这也是中国特色。

快照16

 

其他功能

其实就是申请floating IP。防火墙就是安全组,不过UI上做的都比Horizon好很多。证书管理那块,感觉好像是有问题。虚拟机管理,提示会设置一个初始密码。这块应该还是要完善。

云存储

这个功能,基本都还是摆设。用户不可能web上传文件,目前还没有客户端支持。

快照17

云监控

这块展现做的不是太好。感觉不如趣游做的。其实都是通过libvirt取数据。

快照18

 

财务管理

这块做的倒是不错,中规中矩。符合国人的习惯。在线充值这块,目前还基本是一个demo,没真正实现。

快照19

用户信息

就是注册填写的信息,不可修改。不过可以修改密码。

快照20

问题管理

其实就是一个ticket系统。这个后面就是运营平台,让客服使用的界面。不过不能上传图片,应该加强一下。

快照21

消息管理

其实就是系统发送的信息,同时应该会往邮件发送一份。

快照22

运维平台

其实大家平常看的都是自服务平台,到底运营平台是如何,其实如果你不是公司内部人员,基本是看不到。所以这也是非常难得的学习机会。

运营平台分区域管理员和超级管理员。这也简单,区域就只能看自己一个区域的信息。

ICP牌照管理

这个地方做的有特色,通过这里,可以控制你的80端口访问。审查通过,你猜呢用80端口。技术上是通过iptable来实现。

快照23

 

日志管理

这其实只是记录web登陆的情况。其实还是很实用。做系统的,其实都要有这个功能。自服务平台,也应该有一个地方统一呈现这些记录。

快照24

 

云监控

感觉做的比较乱。不是太好

快照25

 

问题管理

这就是ticket系统,不过功能基本可用。细节还是考虑周到。

快照26

这样就会转到技术那边,二级支持。

云主机维护

有一个一键还原的功能,就是可以帮助客户恢复系统盘。不过为啥不直接给用户提供这个功能,需要客服使用。

快照27

 

运营平台

这个就类似CRM,要做好其实很高难度。不过我真不建议起步阶段就把这个设计的无比复杂。一个公司,业务收入做到几百万的时候,业务员都还是excel管理客户。

资源统计

别小看这几个图,目前要想在Openstack实现,还是很费劲的。估计你需要做nova api扩展。

快照28

财务管理

这个其实很复杂,很有可能需要提供给合作伙伴使用。例如如何分成。如果你和微软谈妥了windows的license是按小时收费,那么你就需要这个。

快照29

价格管理

现在做云主机的价格计算,估计也快赶上电信的收费套餐。我是不赞成这样做。

快照30

这个地方的价格,直接和用户创建虚拟机的时候的价格显示。当然很可能需要你和网站的价格显示同步。挺累的。

报表管理

通过程序生成各种图形,这个是比较累的活。不能这样做啊

快照31

客户管理

考虑到优惠劵管理,做这种系统,估计真的是要搞过电信计费的人来玩才行

快照32

配置管理

这个倒是和Openstack有点关系,虚拟机类型,其实就是dashboard里的Flavor,虚拟机的配置管理.

还增加了一个审批的过程。

快照34

系统管理

没啥内容,就是一个邮件定制。

快照35

  9 Responses to “海云捷迅Openstack运营版本测试”

  1. http://www.awcloud.com/ 它上面好像找不到注册/登陆的界面。 请问沙克是怎样注册的?

  2. 现在浙江移动就用着华为的云桌面做生产用,每个位置只需要一个TC小盒子和一液晶显示器,而且似乎推广的还不错。
    我的感觉就是虚拟化应用的推广。

    • 问题是成本多少。如果我没猜错,一个终端的成本,远远比一台机器贵很多。据说华为内部是30k一个终端。

  3. 华为云桌面上不了 载图 嘿嘿 都是Citrix的底子,华为自己开发的管理 功能就…..。。界面符合国内部分人员的使用习惯 呵呵

  4. 对于IaaS各节点的监控、配置和管理在这里面没有看到,是归在运维里面吗?

    • 是在运维里,不过是基于nagios和libvirt实现。目前功能很弱,展现做的不是太好。

 Leave a Reply

(required)

(required)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