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olla第一个真正意义上可以在生产部署的版本Ocata版本发布以后,经过半年多的验证,其实这次11月份的OpenStack峰会上,其实也体现出来,越来越多用户在尝试和测试。
Ocata版本
由于Kolla,是一个开源的项目,他支持CentOS,Ubuntu,source和二进制的部署方式,采用不同的方式,你可能面对的问题是不一样的。那么对于我来说,或者国内来说,
Kolla Ocata Source+CentOS 7.4 + Dcoker CE =Perfect
这个组合应该应该了很多客户生产的验证。可以这样说,Kolla生产中稳定性,可靠性的所有的问题。都已经彻底解决。
一个系统的稳定,可靠,真的不是靠拍胸口来证明的。需要生产环境下的长期压力测试,
这样说吧,现在对付100个节点的OpenStack群集规模,已经是可以轻松面对。
kolla控制节点扩容
用户经常质疑OpenStack的一个问题就是:在Vmware的环境下,我可以从一个节点开始使用,逐步增加节点。为啥OpenStack上来就需要3个控制节点呢?刚开始节点,我还不需要那么高可靠,我还打算周末关机省电呢?
简单来说,就是OpenStack群集的控制节点,能不能从1个扩展到3个。目前市场上,所有的部署工具,都是无法支撑的这个功能的。当年Fuel尝试了一下,也放弃了。
对于kolla来说,其实很简单,你部署第一个控制节点的时候,只需要设置好haproxy的IP,那么剩下的都是好办的。
从1个控制节点,增加到3个控制节点,从3个控制节点,扩展到5个控制节点,都是轻松面对。
OpenStack项目状况
Kolla基本集成了所有OpenStack项目,那么那些项目是可用的呢。我就整理一下把。方便大家测试,针对目前的Ocata版本
生产环境
- Nova (kvm)
- Neutron(L3HA)
- Cinder(Ceph)
- Glance(Ceph)
- Keystone (AD)
- Horizon
- Heat
- swift
上面这8个项目,应该算是经过了大量验证,已经达到完美的情况,应该来说,100个节点内,应该是轻松面对。
- Octavia,负载均衡项目,其实该项目也是可以生产使用,目前就是Horizon UI上有点逻辑问题,导致删除的功能不能正常,需要命令行下删除。他的架构,也是可以支撑大规模部署。VM As Service
- IRonic,裸机管理,这个功能其实目前是非常好用。包括多租户,都是支持。
- Sahara,大数据服务,功能都是正常的。
- Rally,部署完OpenStack,进行压力测试,这块我费了很多心思,也是可以很好支持。完全是可以玩起来。
OpenStack Big Tent底下,所谓官方项目,大概目前是60个左右,用户需要用到的项目大概有30多个,不过真正意义上,能投入生产,经过用户验证的,也就上面这12个项目。其实如果你去看红帽的OpenStack支持列表,也是差不多的。
可用项目
下面我整理一下大家可以关注的项目,或者需要大家去测试的项目,希望我们可以努力去完善。
- Barbican:密钥管理项目,很多项目的安全,cinder,sahara的数据加密,都是需要这个组件来完成。
- Designate:dns项目,由于OpenStack平台如果希望支持k8s,需要使用外部dns服务,受到大家重视,该项目也是可以好好测试,目前kolla里也是比较重视。
- Manila: Netapp和EMC一直都在支持,目前对Ceph集成,也在完善。值得去看看。也是因为K8s,再次受到重视。
- Mistral:工作流项目,目前例如tacker,都用它来做流程。kolla也是work。
- Magnum:部署k8s工具,这个工具,目前是可用,经过我们测试。
- kuryr:k8s网络相关,
- zun,容器管理项目,替代nova docker。
- Dragonflow: 华为,中兴都在玩,很难得的事情。
实验室
这些项目,一直都没真正意义跑起来,目前社区也存在严重问题,缺乏后续发展
- CloudKitty
- Congress
- Freezer
- Karbor
- Monasca
- Murano
- Searchlight
- Senlin
- Solum
- Tacker
- Telemetry(aodh,panko,ceilometer)
- Trove
- Vitrage
- Watcher
- Zaqar
上面15个项目,其实已经基本都没有全职的人员在干活,非常危险了。据说已经成为国内刷榜的重点地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