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沙克

May 122020
 

我自己的IT生涯,其实是参加微软的认证开始的,当年还是NT4.0的MCSE认证。

2019年,微软Azure的旧的认证已经退休,70开头的认证考试已经停止。微软也停止了MCSE,MCSA的认证。全部的认证都改成Azure的认证。

Azure的证书改变了模式,不是产品来区分,而是角色来认证。挺有意思的一个改变。

我应该如果没太多意外,下半年会进入刷证模式。这里就先整理一下微软Azure目前的提供的认证。

azure-认证

建议

如果你只是想了解一下Azure的使用,那么入门就够了。

如果是从事Azure相关工作,建议先参加AZ300的两门考试,通过后,再去参加AZ100的考试,就简单很多。

认证没有先后顺序。

入门认证

AZ-900是 一门入门的考试。这是基本入门课程。课程内容涉及还是挺广的。你可以深入到把培训老师都问哭。

基本认证

现在的证书,应该都已经是电子版本。

Azure 管理员认证

你需要考两门试,才能获得认证。

管理员认证

Azure 架构师认证

300

这两门认证,难度比较大一点。不涉及code,基本也不涉及监控和计费运营。

基本所有功能都要理解

开发者认证

里面有一半的题目涉及代码。针对开发者的考试。

203

May 112020
 

微软Azure已经改版,记录一些创建虚拟机的全部过程。

初步认识

经过半天的测试,总结一些我的体会

  1. 资源组的功能,非常不错,确实可以批量删除一组资源,可以看到费用。
  2. 目前就只提供VPC 网络,删掉的以前的所谓经典网络,比较彻底。
  3. 按分钟计费,省钱。
  4. 没提供密钥管理,我每次创建虚拟机,都需要输入我的公钥
  5. 虚拟机提供的功能,应该是够用,安全的考虑还是比较多,都不建议打开22端口
  6. 操作日志,直接提供,不需要创建所谓日志服务。你的UI上的操作,本来就应该有操作记录才行。别搞什么只能查看多少天。这点数据,需要这样这样搞吗?

在公有云上删除资源是很头疼的事情,效率很低下。至少我目前只看到Azure提供这个功能。

deleterg Continue reading »

Apr 282020
 

故事内容纯粹编造。如有雷同,绝对是巧合。作为阿里云的MVP,还是需要讲故事的。

企业的应用,搬到阿里云上,那么你肯定要进行测试。如何让测试的过程,更加流畅。其实我这里就总结一下。

结论

  1. 阿里云ECS非常不错,尤其对于windows,投入还是非常大。很好解决了用户license的问题。如果你用过AWS的windows虚拟机,你真的会怀疑人生,搞不定密码登录。
  2. RDS Sql Server的高可用群集,。解决了数据库的license的问题,和群集配置复杂的问题。当年我也是中关村里第一个搞定Sql server 2000的群集的配置。
  3. 资源目录功能,可以实现完全的隔离,计费,用户管理。满足企业的目前的需求
  4. 阿里云的安全组配置,还是很酷,可以满足企业以前在商业防火墙规则,都能在安全组体现出来。安全组套安全组。
  5. 阿里云的vpc互联,技术上实现的还是非常值得称赞,一个region的vpc,就配置一下,就实现互联,不需要通过vpn,不需要通过公网IP地址。如果要找毛病就是阿里云输在前端UI上,用电商的前端思维来写云平台的前端,这很多时候也是致命的。云平台的前端,用户的数量和电商是好几个数量级别的差距。前端真的要懂搞网络的思维方式,来设计前端的UI。你说阿里云输在前端,这是多么悲哀的事情。
  6. 阿里云的收入,大部分都是来自长期运行的虚拟机,但是如果没有让客户很好测试,你很多功能是没法用上的,不提供按需,不彻底实现全部服务按需,这是一个很大的短板。
  7. 由于阿里云目前还不是按需主导。导致功能设置比较特别。例如阿里云提供NAT网关,可以共享给多个所谓资源组共享,vpc使用。感觉确实是省钱。但是如果平台是按需,你需要这样设计吗?你用多少,我就算多少收费。10个项目,创建10个nat网关,是很浪费,但是如果是按需计费,10个和1个,成本应该是一样的。
  8. 用电商的思维来搞云计算的计费系统,华为应该是用电信计费的思维来搞公有云计费。腾讯,估计是用游戏点卡的计费思维来搞公有云计费,经历过这些,估计你就不会认为有啥系统是复杂的。

对我来说,没有使用Terraform来搞定测试,生产环境的初始化,是我的做的不够的地方。偷懒是不对的。

阿里云账号

现在公有云,要做任何东西,都是需要实名认证。你注册下来的阿里云账号,也是需要经过实名,才能创建虚拟机。不然就什么都做不了。

企业实名认证的过程。对很多大企业,其实也是一个非常繁琐的流程,这个就自己研究。

阿里云提供4种方式来做企业实名

  1. 企业支付宝
  2. 企业法人个人支付宝
  3. 企业法人
  4. 银行转账

通用,财务能明白的,就的银行转账。

资源目录

一个阿里云账号,肯定会有很多部门,项目使用,有测试环境,开发环境,生产环境。费用的划分。这其实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这些问题,如果没解决,其实你是很难用起来的。

当你登录上阿里云,看到子账号的功能,你会以为这个可以解决你的需求。看到资源组,觉得可以实现权限的控制。

其实这些都无法支撑企业的需求。

无论子账号还是资源组。都是无法实现单独的计费。更别说实现测试和生产环境的隔离。其实我在账号下,开一堆账号登录,都赋予admin full的权限,其实真的很麻烦的。如果权限给小,每天让你修改权限,你是无法承受的。

多个项目,部门使用阿里云,计费的问题,就完全暴露出来。

会有建议让你每个需要独立核算的,都单独一个账号。不过这样肯定不是长久的做法。管理上,也是大问题。

就算你是阿里云专家,资源目录的功能,你大概率是没听说过。

如何开通这个功能,倒是简单,你只需要企业实名认证就可以。个人实名无法开通。

开通后,如何玩了,我大概描述一下,大家就明白了。

类似以前OpenStack的子账号。

设置资源目录是

  1. 付费方式是:主账号付费,还是自己搞定。
  2. 设置一个邮箱用户,这是资源目录的主账号,他就可以在阿里云上登录
  3. 这个邮箱用户登录后,就会发现自己的账号,其实已经完成了企业实名。自己可以创建子账号。
  4. 如果选择自己充值,那么你就需要充值进去,才能创建ECS。你可以自己开发票。完全独立。

这是一套完全独立的环境,和你新的一套账号,其实你感觉不到任何区别。你可以清楚看到自己的消费情况。

按照阿里云的说法,好像是可以继续嵌套下去,这个没验证。改天再求证。

测试环境

测试环境,就是使用阿里云的资源目录的功能来进行的,测试一天,我们很清楚他的费用是多少,全部按需,就100块钱,我们预计整个迁移测试,大概3天,阿里云资源的消耗,也就300元。主要还是RDS贵,一个RDS,一天就超过70块钱。

如果你不是一个独立的环境,你根本就无法知道自己的费用。

这是一个公司项目的测试环境,需要使用到4个ECS,RDS,都是windows。我就整理一下我需要做的事情。

  1. 创建一个vpc,定制专用网络,由于要求ip地址必须和以前环境一致
  2. 挂接两个交换机,一个跑ECS,一个跑RDS
  3. 创建安全组,为了方便,每台ECS,都搞一个单独的安全组,这样方便。安全组的命名和ECS一致。
  4. 创建虚拟机,其实 我是一台一台创建,指定安全组,机器名字,因为数量不大。不要选择自动分配公网ip,这个要注意,避免后面的麻烦。
  5. 修改ip地址。需要你确认windows初始化完毕,关机,修改ip地址,重启。
  6. NAT网关+共享带宽,这一步,不是必须。不过还是不错的。我搞了半天才明白如何使用。让你的公网IP地址,可以实现共享带宽。
  7. EIP,申请ip地址,分配给NAT网关和ECS。
  8. RDS创建,设置白名单

完成上面的流程,虚拟机就可以访问。不过还是有些事情可以做。

共享目录

可以想到一个很现实的需求,windows系统,需要大量的安装工具和iso。如何几台机器上共享这些工具呢?其实一个很实用的做法

  1. 启用OSS,对象存储服务
  2. 创建一个bucket,例如sofitware
  3. 把需要用到的工具,软件,都上传到这个目录下,阿里云有专门的工具,需要配置密钥,就是创建用户的时候,运行密钥访问,给用户密钥,就可以配置工具访问这个目录。
  4. 配置文件网关服务,把对象存储的目录,模拟SMB的方式,让ECS访问。让你很方便访问这个目录,就像一个磁盘一样。
  5. 作为管理员,应该提前把文件网关服务器配置好。在创建虚拟机的时候,让他自动运行挂载的命令,这样就更加自动化。
  6. RDS数据导入,倒是很方便,把数据库文件上传到对象存储上,RDS可以直接通过连接地址,导入。非常方便。这个是不需要文件网关服务的。

完成测试后,你会看一下消耗了多少资源,成本是多少。测试环境的资源创建,全部都是按需的。这个地方,还是要批评一下阿里云,至少两个地方,是按天收费。这个其实真的是一个很没追求的做法。阿里云缺那么一点钱吗?这样做,负面影响多大呢?

生产环境

传统的企业的生产环境,也是要求,必须和任何测试,开发环境连通。那么阿里云上,其实也是一样。所以最好的玩法,还是参考上面,创建一个独立的资源目录,让他只能运行生产环境。

其实过程,应该和测试环境是一样,不过还是有区别的。

  • 测试环境已经做好,我希望直接copy镜像,而不是去生产环境重装。
  • 测试环境如果重装,我如何把我那个测试环境的bucket的软件,复制到生产环境的对象存储上。
  • 以前我们都是系统盘,数据盘,是否可以只使用系统盘就可以。数据盘的意义已经不大,基本都是备份,备份可以考虑采用共享目录的方式。

目前阿里云是提供账号下的镜像共享功能,你可以共享你的镜像给其他账号,让他使用。我现在才明白当年OpenStack的Glance这个功能的用途。

关于对象存储的目录复制,目前就没太好的办法。下载到本地,再上传。

Apr 262020
 

其实我自己不玩游戏,这次是给儿子搞了一遍,也算是了解一下游戏的世界是什么样子。

MineCraft,我的世界这个游戏,已经流行了10年,不过我真的是因为儿子玩才知道,也就专门了解了一下这个游戏。

1.15.2和以前的版本,是java开发的,后续的1.6的版本,采用C++开发。所以1.15.2,算是最后的一个Java版本,2020年1月份发布。

游戏,经常涉及所谓盗版,正版。对于Minecraft来说,你只需要购买一个账号就可以。账号可以从淘宝购买,50块钱就可以搞定。这个账号就可以登录玩游戏。

账号就是你的邮箱,加上淘宝卖家帮你设置的默认密码,你就可以登录官方网站,修改密码。一切都正常。

淘宝的卖家会给你文档,让你去安装,那个是一个改装版本,我就不评价,

我这里就是记录一下我的安装过程。详细看视频就可以。

  1. MineCraft 1.15.2 官网安装
  2. Forge 支持模组
  3. OptiFine 支持光影

MineCraft 安装

至于游戏的安装包,其实是公开可以下载。你只需要使用从淘宝买回来的账号登录就可以。

https://www.minecraft.net/en-us/download/

有pc版本,mac,linux版本。我是下载PC版本安装,过程就很简单。

你在win10安装,也要选择java版本,微软提供的win10版本,其实就是1.16的版本,可玩性不强。

其实还要求你的机器支持Java,这个就按照提示安装就可以。

Forge 和模组

模组的目的就是为了游戏更加好玩,开发者开发的插件。为了让这些插件,符合规范,都要通过Forge来安装。

这个你可以理解成插件管理系统。装上他,你就可以使用模组。

forge

别问为什么,就装最新的版本就可以。

模组

这个时候,你其实就可以去下载各种模组。

https://www.curseforge.com/minecraft/modpacks

模组必须对应相应的版本,目前1.15.2的模组非常多,大家可以慢慢找就可以。模组下载回来是一个java包,

mods目录

%appdata%/.minecraft

这个是游戏用户目录。你会看到不少目录。

默认应该是没有mods的目录,你就创建一个mods 目录。mods目录名小写就可以。

直接把你的下载的java模组放到哪里就可以。

光影和OptiForge

这其实就让我的世界的图像更加逼真,有光影的效果。那么这个的安装。你可以理解成模组是一种并行的方式。他也是有一个单独的文件夹,存放各种光影包。

为了实现光影和模组一样的方式安装,其实我们也是需要有一个  OptiForge 组件

https://www.curseforge.com/minecraft/mc-mods/optiforge

光影

Forge,上面已经安装。还需要依赖Mixbootstrap的模组,下载回来,放到mods文件夹就可以了。

https://optifine.net/downloads

光影包

参考视频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Y3hWntjyvI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8gYBo_vcZFs

Apr 232020
 

2014年3月份把酷威提车回来,已经整整6年,跑了6.5万公里。轮胎已经有点不行了。原厂的轮胎是锦湖轮胎,所以这次就真的要换。

轮胎规格

上面参数 255/55 R19

  1. 255表示轮胎胎面宽度;
  2. 55表示轮胎扁平比,简单的说就是轮胎侧面的百厚度,用胎面宽乘以扁平比;
  3. 19是轮胎所适合轮圈的尺寸,19意思就是19寸轮圈。
  4. R:子午线轮胎结构(radial tire)

其实就只需要关注19寸,还是17寸就可以。

决定选择普利司通,每条轮胎:900,4条轮胎,包括动平衡,3600元。

说明

我京东购买的普利司通 BridegesStone  225/55R 19 99V

DUELER H/L 422

99表示最大载重775公斤,4条轮胎,应该就是3吨。酷威的车重量是1.9吨。

V,表示最大速度是240公里。

查询了一下轮胎品牌。 Continue reading »

Apr 152020
 

因为我要做服务器的迁移,要求IP地址和以前完全一致,这个阿里云是支持的,可以自己定义网段,甚至可以指定这个网段的ip地址,看上去都狠不错,结果我就遇到了这个bug。

下面就是bug重现的步骤

  1. 创建vpc和交换机,这个没啥特别,正常创建
  2. 创建一个nat网关,按需
  3. 创建一个安全组
  4. 申请3个eip
  5. 把一个ip地址分配给nat网关
  6. 创建2个windows虚拟机,使用相同的安全组

好玩的时候开始了。

对其中的一个vm1,关机,内网ip进行修改,再开机。

另外一个vm2不修改。

改完ip地址,才去分配公网的eip。分别给他们分配一个EIP。

这时候就出现很好玩的东西,

VM1,不能ping,也肯定无法访问,

vm2,可以。

不能ping的vm,就是因为修改过内网ip地址。

临时解决的办法是

这个时候,如果我把vm2的ip内网ip地址修改,还是可以ping 通。

先映射完,再修改内网ip就没问题。

这个问题提交给阿里云,24小时内,给了一个完整的回复,问题的原因非常有意思

原因如下:
1. vm状态已经running,但实际在执行windows的sysprep,目前这个过程 ecs管控是感知不到的,而且windows的sysprep过程中不允许掉电和重启
2. 在sysprep未完成前,用户因为要修改私网ip,所以重启了vm,导致sysprep失败
3. 实例再也无法正常启动(guestOS已经损坏)

所以跟是否修改私网ip无关。具体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拉了个群正在讨论中,比较麻烦,据说vmware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重新实现了一个定制版的sysprep